close

從發問問題到PQ識人學

117  

 

從1的千禧年過渡到2的千禧年,真正心性的改革到底顯現在哪裡?數字1的模式是給答案,數字2則是進化版,給答案不如先澄清問題本身,因為答案就在問題本身裡。

 

在新版本的地球生活裡,如何發問問題去取代直接給答案的模式,將是件最基本的修養。更高階的數字2是不帶批評式的發問問題才能夠經營更良好關係的互動。

 

對新時代的父母親而言,這裡有不錯的親子教養建議,甚至是老師與上司對學生與下屬的對待關係都可以做為借鏡。下文摘自:http://tw.gigacircle.com/126286-1

 

在孩子長大的過程中,免不了會遇到各種問題。作為家長這時不要急著插手,可以先問孩子八個問題,聽聽他們有什麼想法。而往往問不到幾個問題,事情就已經很清楚並得到解決了。家長不妨可以一試。

 

第一個問題是:“發生什麼事情了?”

這個問題看起來不起眼,但是非常重要。許多成人碰到突發狀況時,會習慣性的太快下判斷:“一定是你先打他,他才會打你。”“一定是你做錯事,老師才會處罰你。”如果我們不讓孩子從他的角度說說事情的經過,很可能冤枉孩子。況且,讓​​​​子有機會說話,即使真的是他的錯,他也會因為有機會為自己辯解而比較甘心認錯

 

第二個問題是:“你的感覺如何?”

事情經過是客觀事實,當事人心裡受到的衝擊純然是主觀的感受,無所謂是非對錯。很多時候,我們只是需要把自己的感受說出來而已。一旦說出來,哭一哭,罵一罵,心情就會好多了。腦科學研究表明,當一個人情緒強烈的時候,外在刺激不容易被腦部吸收。也就是說,當一個人還有情緒的時候,別人說什麼他都會聽不進去。總要等到他心情平靜下來,才可能冷靜思考。所以如果我們希望孩子能夠聽得進去我們的意見,我們就需要先同理他的感情,讓他的情緒有個出孩子夠冷靜之後,可以問他

 

第三個問題:“你想要怎樣?”
這時不管孩子說出什麼驚人之語,先不要急著教訓他,而是冷靜的接著問他

 

第四個問題:“那你覺得有些什麼辦法?”

在這個階段,不妨跟孩子一起做腦力激盪,想各種點子,合理的、不合理的、荒唐的、可笑的、噁心的、幼稚的……腦力激蕩的重點就是允許任何看似無稽的想法。這時候不論聽到什麼,都暫時不要做批評或判斷。

 

等到再也想不出任何點子的時候,就可以問他

第五個問題:“這些方法的後果會怎樣?”

 

讓孩子自己一一檢視,每個方法的後果會是什麼?你可能會很訝異的發現,大部分的孩子都明白事情的後果。如果他的認知有差距,這時候就可以跟他好好討論,讓他明白現實真相。這是一個很好的親子溝通機會,但是要避免說教,只要陳述事實就可以了。

 

然後問他第六個問題:“你決定怎麼做?

孩子一定會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狀況,如果他了解後果,通常會做出最合理、最明智的選擇。即使他的抉擇不是成人期望的結果,也要尊重孩子的決定。成人一定要言而有信,不能先問他怎麼決定,然後又告訴他不可以這麼決定。這樣子,他以後再也不敢信任你了。何況,就算他選擇錯誤,他從這個錯誤中也可以學習到更珍貴難忘的教訓。
接著問

 

第七個問題:“你希望我做什麼?”並且表示支持。

 

等到事情過去之後,問他最後

第八個問題:“結果怎樣?有沒有如你所料?”或是“下次碰見相似的情形,你會怎麼選擇?”讓他有機會檢視自己的判斷。如此練習幾次,孩子就會有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,不需要我們操心了。

 

經典八問:

第一個問題是:“發生什麼事情了?”
第二個問題是:“你的感覺如何?”
第三個問題:“你想要怎樣?”
第四個問題:“那你覺得有些什麼辦法?”
第五個問題:“這些方法的後果會怎樣?”
第六個問題:“你決定怎麼做?”
第七個問題:“你希望我做什麼?”
第八個問題:“結果怎樣?有沒有如你所料?”
或是“下次碰見相似的情形,你會怎麼選擇

父母若要孩子為自己的行為負責,就不能剝奪了孩子履行責任的機會。讓孩子處理自己的事情,並為自己的決定承擔後果,從而達到培養孩子責任心的目的。只有這樣,孩子才能養成獨立思考,解決問題的能力。

 

上文已經提到了IQ與EQ的傳統問題,IQ是理智體的成長學習,EQ則是情緒體的成熟感受。除了這兩者之外,還有更高層次的學習面向,那就是PQ,這裡我搜尋到兩種對PQ的看法:

 

第一種PQ,這個英文縮寫,代表「正向智力商數」(Positive Intelligence Quotient)。PQ是作者首創的名詞,亦即正向智商。研究顯示,只有20%的團隊和個人能充分發揮潛力,而這些人的正向智商都在75分以上,也就是正向力量高於75分,而心魔低於25分。本書藉由各項實用的「腦力遊戲」(且短則只有十秒鐘),能讓人立即擺脫因壓力導致的失眠、拖拖拉拉不願面對、想親力親為一手包辦等種種惡習,將心力完全專注在該做的事情上。

本部分文章摘自:Http://www.bookzone.com.tw/event/bp335/index.asp

 

第2種PQ的定義由DR.John Mayer所發表,他說,EQ雖然好,但是有缺點!他提出的新論點稱為「PQ」,他們喚作「Personal Intelligence」,暫翻為「識人智商」或「手段智商」,因為那個personal指的是personality(個性)。

 

心理學家指出,當年他所寫的EQ,指的是「情緒智商」,只有含括到一個人在群體之中在情緒上如何高度共同工作,所以EQ高的人,往往在群體中擁有極佳「配合」及「融入」的能力。不過,EQ高的人,通常也從臉部表情、穿衣舉止、說話的態度等等來瞭解對方的個性,然後予以配合,且也讓對方感受到他的EQ,但「PQ」更厲害了!PQ高的人,魔高一尺、道高一丈,他有本能的只看人一眼就「感受」到對方的「個性」,也瞭解自己的個性和他「合不合」,然後,PQ高的人,可以很自然的,以不一樣的方式,來處理那些奇奇怪怪的個性。有的配合。有的則予以隔絕、閃得遠遠的。有的施以不同的「手段」。重點是,EQ強調和諧共存,PQ卻強調「識人、選人」,而且,面對不同的人提出不同的「手段」來處理。(p.s摘自http://mr6.cc/?p=10366)

 

這兩種PQ我個人偏愛於「Personal Intelligence」,它是一種識人學,然而正向智力商數也很重要

在個性認知上還有三個額外選人的依據。對彩虹數字學而言,它就是:

1.靈魂等級影響著生命價值觀與自我表達方式

2.生命功課7大等級的IQ與EQ是如何顯化

3.大中小靈魂的差異性

建議各位可以在此部落格中找到相當文章去做研究!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ad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